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优秀单位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优秀单位

新闻资讯

环球360管理网代理

地震来了怎么办?救援专家李宗浩在线答疑

资料来源: 摘自2008年05月13日 16:33:16  来源:新华网     作者:新闻信息中心    发布日期:2008-05-14 访问:
地震来了怎么办?救援专家李宗浩在线答疑
救援医学会会长李宗浩做客新华网 新华网 张龙 摄



以下为访谈文字实录

主持人:下午好,各位网友!欢迎点击新华访谈!

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省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7.8级地震。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确保证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已赴四川地震灾区,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新华网通过24小时不间断播报的方式随时发布最新灾情和救援状况。

昨天晚上,一支约184人的国家地震救援队抵达成都。其中有22个成员来自武警总医院负责医疗救护任务。我们今天邀请到武警总医院首席急救专家,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救援医学会会长、中国医师协会急救分会主任委员李宗浩教授。

欢迎你,李老师!李教授将和广大网友介绍一下有关地震救援方面的情况。

李教授,四川汶川县昨天14时28分发生地震,北京震感是14时35分左右,我们很想知道地震发生之后您的感受是什么呢?

李宗浩:发生这么大的一个地震,我作为职业的急救医生我马上想到人员的伤亡,因为这个地震是7.8级。我当时想到的就两个问题,一个是发生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城镇是什么情况?一个是发生在比较边远的山区的情况是什么样的。但是不管发生在什么地方,7.8级的地震是一个大地震,这是肯定的。所以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人员伤亡的问题。

今天新华网请我来谈谈这方面的问题,我也很高兴和我们的广大网友交换一下这方面的意见,同时在救援上也做一些建议,因为灾害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怎么能够把灾害对我们生命财产的危害减小到最低程度这是要和网友交流的,这是很重要的,同时也是我的责任。

面对灾情,救援队将以何种方式开展救援工作?

主持人:拿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作比较,我身边的很多朋友都感觉到这两次地震有太多的不同之处,我知道您也有一套现代救援理念,您怎么比较这两场地震呢?尤其我知道您曾经亲自参加过唐山大地震的抗震救灾,能不能和大家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呢?

李宗浩:从地震本身来讲都是地震,而且震级都差不多,当然城市不一样,唐山是大的华北人口集中的大型城市,这次在汶川是一个山区。而且和当初已相隔30多年了,这30多年来我们国家有了很大的进步,从国际上、整个人类文明发展上来讲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所以对急救的理念、急救的知识、急救的技能、抢救的运行等都应该有很大的不同。

这次发生这次灾害后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震的抢救,总书记亲自做了重要的指示,总理亲自到现场。我们国家昨天也派出了中国国家地震灾害救援队,其中有22名是医学救援人员,他们这支队伍曾经多次参加过国内外的地震抢救工作。最近的一次就是2004年年底到印度尼西亚的一个最重的受灾地区做了抢救;2005年10月份巴基斯坦大地震这支队伍又去了巴基斯坦进行了抢救。我的同事们昨天下午七、八点多钟起飞去了那里,他们肩负了我们大家的重托。

我想这三十多年来我们在抢救理念和抢救技能、科技上都有了很大的进展。

在抢救上我们首先要有理念上的转变,过去我们抢救都放在第一位,从总的提法上没有太大的错误,但是真正执行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到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一定要保护好救援人员自己的安全,这并不是贪生怕死,因为你只有把自己的安全保护好才能最大限度地抢救别人。所以我想注意救援队整体和个体的安全这是很重要的。也许有些救援工作因此进展得慢了一点,但是总是要安全地进行救援吧。

昨天我一看到这样的消息首先的想法就是面对大量的伤病员要怎么处理,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他和你在城市里面、在医院里面、在急救中心里面抢救病人有相同的地方——都是救人;但是也有很大的不同——环境不同,危险情况不同。

所以我觉得这次汶川这么大的地震灾害给我们的抢救工作提出了非常严峻的问题——我们的救援队将会怎么样开展工作。

当然,我们的救援队也有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他们也经历过很多的抢救,经历过很多场战役,而且也带了比较充足的药品、器械等等。所以我相信真正要开展起来抢救还是应该比较顺利的。

但是因为这次波及的省份很多,有些地方像成都还能明显感觉到震感。那么这次的救援队,我看到今天早上温总理在新闻中也讲到说需要全国医务人员去支援。所以救援队也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安全。

同时,对每一个公众,我们的城市、城镇、社区、百姓们面对这样的一场地震,也应该有一个比较健全的心理状态来应对这场地震灾害。

我现在想在这里说一说我们的救援队的情况。我们过去都是说有重的病人赶快去抢救,这是对的,但是不全面。为什么呢?在地震这么一个紧张的场合下,我们的时间很紧凑,我们的医疗资源很有限,我们的空间很有限,同时我们的道路等等方面的条件都是非常差的。所以现在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进行检伤分类,什么叫检伤分类呢?就是你面对几十个、上百个伤病员,你自己带的队伍要对这么多伤病员心里有数,要把它分成四类,国际上也是采取这样的方式。

它是给予一个标签,红、黄、绿、黑,四种颜色代表了检伤的四大类。红颜色是根据判断和初步检查是最重的,要在现场及时抢救,如果不抢救很可能很快就死亡了;第二类是黄颜色,这是重的病人,这些病人也需要及时抢救或者及时转运,但是不像红的那么紧迫;第三种是绿色的,绿色的就是受伤了,但不是很重,可以缓一缓再处理也没有关系;第四种黑颜色就是已经很不幸的死了,这四类黑的当然就不去说了。那么根据这三类病人,根据三类的受伤情况,根据现有的医疗状况要分一下,首先抢救重的,不要轻重缓急不分,不然就容易把很重的病人遗漏掉,尤其在现场往往医疗设备不是很齐全。所以要把重点力量放在抢救危重病人身上,重的病人可以先处理一下,轻的病人等有条件、有力量再处理,没有条件可以缓一缓。

所以检伤分类这四个字在现代急救医学上是很重要的。前几年我们几个人在参观一个医院,突然国家地震局的一个局长和我说:“李教授,检筛分类很重要。”要是医务人员和我说我不会惊讶,但是他和我讲这个就不一样,他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因为他参加过很多次的海外救援,他就感觉到检筛分类是很重要的。这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救援效果。

地震伤害还有两种自己的特点,一种是直接损伤,一个是间接损伤。直接损伤就是房倒屋塌把你砸了,大部分是外伤,大家都可以理解,头砸伤了,脊柱、四肢骨折、内脏出血等等这是直接伤害。还有一种间接伤害,间接伤害尤其在城镇人口密集的地方,比如房倒屋塌,电器、煤气泄露着火,家里的家具、塑料的东西着火产生有毒气体等等。

2006年唐山地震30周年的时候,我请美国几位专家交换意见,他们就说越是现代化的城市,这个城市越脆弱,这个道理很简单,城市一脆弱,人的依赖性一强,如果我们现在没有电、没有水了会造成什么样的局面呢?所以在人口密集的城镇要发生地震的话,间接伤害我们也不能小看它。

从历史上看,1923年东京大地震的时候,有4万人逃出来了,到了一个广场,一般到广场上比较安全,结果突然之间风向大变,别的地方的火星就吹到这个广场上,广场上很多人搭了帐篷,在睡觉、休息,结果就着了大火,四万人烧死了三万八千人,所以这种次生灾害我们也不要小看。尤其是在城镇。那山区有没有这种情况呢?也有,他容易产生滑坡、泥石流,这也容易造成很大的危害,它本身并不是地震,但是这都是地震之后造成的次生灾害。

地震,以目前的科学技术是很难预报的,而它又频频发生,我们国家又是地震频发的地区之一,在世界上来讲也是非常严重的频发地区之一,全球陆地地震三分之一在中国,死亡人口将近占了世界地震死亡人口的二分之一。所以我们要很好地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增加这方面的知识。

地震发生时人到底应该如何规避才是最科学的?

主持人:昨天地震发生的时候很多人的反应都不一样,有的人是往桌子底下躲,有的是往电梯间里走,有的直接走楼梯下去,大家好像不太清楚地震发生的时候人到底应该如何规避是最科学的?

李宗浩:真正强烈的地震不过十几秒钟,过不了半分钟,如果你在平房出去躲避还可以,但是你在楼房要逃出去一般来讲是不主张,不可取的。为什么呢?因为它最激烈的振动也就十几秒、二十几秒的时间,电梯肯定是不行的,因为它的电肯定是要中断的,你上不来下不去的就卡在里面了。你往下跑也不行,为什么呢?因为你跑两、三层路,你正跑到差不多的地方把你砸下来了。所以除了平房或者一层你可以根据情况跑到空旷的地方,如果你在大楼里面你就不应该这么做了。

那在楼里面或者房间里面到底应该躲在什么地方呢?现在有两种说法,一种说到柱子底下,一种是床底下。

大概在两年以前美国“9·11”有一个救援队长科比,很有名,中国救援救灾大会请他做报告,现在最新的理论叫“三角理论”,我认为还是比较科学的,就是你在这个屋子里面选一个比较小一点的房子,空间比较小的,犄角旮旯相对比较坚固的地方,你在这里相对比较安全,一是它承重力量比较好,比较坚固,另外倒下来的时候会有一个空档可以保护你,叫三角理论。

主持人:一般在我们居住的屋子里面很少能找到这种小的三角的空间吧?

李宗浩:有,在厕所就有,后来我和科比队长也讨论过这个问题,他号称是世界上救援人数最多的队长,他的救援队参加过“9·11”救援。

大概2005年左右美国俄克拉何马州有一个楼里发生了爆炸案,后来做了一个调查,就是学习过地震预防知识的人在那次的大爆炸事件中(因为结果是一样的,都是房屋倒塌)相对伤亡的人数就少得多,就是像刚才我所讲的不要瞎跑,如果柱子很结实、床很结实,躲在下面也不是不可以。

主持人:刚才咱们说的是地震发生时那几十秒的时候,那地震发生后如果你遇到了灾害性的地震你如何自救,如果身边还有亲人、朋友或者同事你如何互救,两个人怎么样?一群人又怎么样?

李宗浩:首先在楼里面不要瞎跑,就怕万一砸在里面了,就要找一些空间相对大一点的地方,因为人几天几夜不吃饭、不喝水还是能承受得,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一般五、六天是没什么问题的了。但是如果呼吸很困难,氧气不足那人就受不了了,所以可能的情况下就找一些通风良好的地方,也便于人家搜寻你,通风良好的地方也可以保护你。

同时在这种情况下也不要太慌张,要镇静,话要少说,因为你不知道人家什么时候能把你救出来,所以要保存自己的体力,如果你叫嚷、着急、烦燥必然使你的体力消耗很厉害,同时你自己的抵抗力也会下降。所以要想尽办法找空间大的、通风好的地方保存自己的体力,要有自信。同时可以敲一敲、打一打,看看你周围有没有能联系上的,互相鼓励,这是很重要的。

因为我做了几十年的急救医生,经历过很多很多这样的事情,有的人被困了十几天也能够把他救活,就是因为他有一种信心和力量。

我看到温家宝总理到灾区现场叫喊我看了很感动,这就是关怀,这是真正的巨大的关怀。所以我觉得面对这样巨大的灾害我们还是要有一种信心,中华民族从来是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而且中国的地震在世界上发生率也是相当高的。唐山大地震看了当时的资料是人类近400年来最大的一次伤亡。400年以前呢?我查了一下也是中国,大概在陕西,也是在中国。所以地震对中国来讲是一个非常频发的,所以我们平常要注意多增加这方面的知识。同时要多学习一些自救互救的技能。

主持人:在参加30年前那场大地震救助的过程中让你最难忘的事情是什么?

李宗浩:我最难忘的事情是一个截瘫的伤员,后来没能存活,我们非常痛心,但是也没办法。最让我痛心的或者说最让我比较重视的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感染,大地震后受到各种各样的伤害、外伤很常见,所以感染很常见,平常的感染和地震时候的感染不一样,平常手破了,脏了感染细菌不一样,地震时候的感染土壤很脏,主要是两种细菌一种是破伤风细菌,破伤风杆菌是厌氧菌,一种是急性坏疽细菌,这两组细菌在平常医疗情况下根本看不到,我以前也没看到过。
救助伤员时我们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主持人:我们了解到灾区当地一直暴雨如注,暴雨会引发什么呢?

李宗浩:暴雨引发的感染会更重,本来就是脏的,一般情况下脏了不要碰还是比较好处理的,但是岩样(音)细菌再加上暴雨,人的抵抗力又很差,所以一般两、三天,三、四天以后破伤风就抽风,见到光亮、声响抽得很厉害,一下子呼吸就窒息了,这是破伤风的一种情况。

还有一种气性坏疽,就是腿肿得很厉害,人疼痛非凡,肿得皮肤都发亮了,有一种特点就是有一种恶臭的味道。

又一次在北京急救中心收了一个病人就是气性坏疽,检验还没出来,我说你不用检了,我一闻那个味就知道了,因为我经历了唐山大地震,我一进那个病房门一开我就说肯定是气性坏疽。这两种细菌感染是很危险的,也许你当时地震没有发生太大的伤害,但是你有感染,这都是在两、三天,三、四天一周的时候,所以我们要注意这个问题了现在,现在已经28小时过去了。这是第一个要注意的,因为这个死亡率很高,不像砸伤。

第二就是截瘫,我在第一本急救医生手迹里写了一个女士的高位截瘫,她为什么造成截瘫?就是地震伤了砸了下来,砸下来了以后脊柱的砸伤很常见,脊柱里面是脊髓神经,脊髓神经支配人体的运动的,有一部分是当场已经造成了的严重的脊柱损伤,这已经没办法了,但是相当一部分,现在数据不一样,有二分之一的、有三分之一的,但是至少有相当一部分的截瘫是因为现场处理不当造成的。也就是说把病人挖出来的时候你拖胳膊我抱腿,当然确实也没办法,尤其在唐山地震的那种时候,你发现伤员了就应该轻轻地、平着把他抬出来,不要扶他走一走甚至背着他,不要用软担架拿一个被子就给他放在这个地方,四个人一人拿一个脚架着伤员,等于窝着呢,这样上下一抬脊柱损伤更严重了。另外反复用的软担架一定不行,一定要用硬的东西,实在不行用门板一定要用平整的木板放在上面,把他固定一下再抬就比较好了。

所以一旦发生截瘫,治疗效果是非常非常差的,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给伤员个人带来终身的不幸。

所以我那时候写《第一目击者——一个急救医生的手记》,真的写到那时候掉眼泪了,因为我看到很多女士,她们也没有哭叫,很平静,但是她们自己知道将来是动不了的。

所以我自己暗暗发誓,通过唐山大地震以后在我今后的急救生涯中自己一定要特别注意这方面,同时我也要不厌其烦地给公众普及这方面的知识。如果你现在注意到这一点了他在搬动、转移的过程中就好一点了。那时候条件比较差,用拖拉机拉伤员一颠更严重。所以运送伤员的时候一定要用硬板担架,到救护车上也一定要把他固定住。

主持人:那您如何评价我们国家现在的医疗急救队伍的水平呢?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成长期。

李宗浩:应该说医疗急救中国这些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这30年来我们国家的医疗水平是提高得很快的,实事求是地讲,从我们在城市里面对于个体的医院里面的医疗抢救也好、医疗临床治疗也好并不比发达国家差多少,应该说是差不多的,各有所长的。

但是院外抢救还存在很大的差距,首先理念没有解决。在院内中国的、美国、德国、法国的都是差不多的。但是院外抢救,我们的理念还是不行,我们院外抢救的都是病人,但是你一定要注意到我是在医院外的环境,甚至是在动荡、危险的环境中,所以有很多不同之处。

主持人:地震救援大多是在院外?也有院内吧?

李宗浩:也有院内,但是说实话我们的伤病员送到医院我自己都不发愁了,因为这么多年来我们的医疗水平和设备都不会比国外差多少。但是院外不行,我SARS的时候就给总理写了信,中国院外抢救理念这块就不行,国外院外抢救叫EMST,中国院外抢救和国外的理念是相差很院的,中国国家灾害救援队的这批队员们我在把我的理念传授给他们,他们也把他们的理念传达给我,我们在不断地交流。

但是对于中国大多数城市的院外抢救的理念要改变。国外的院外抢救叫急救医助,国外的警察、消防队员的背心上有一个EMST叫及时急救,他们学了几百小时的课程,知道院外如何抢救。

我觉得中国的急救人员应该补一课,就是在各种各样的现场应该怎么保护好自己,怎么救援脱险,相对要学一些消防员的知识,我们的消防队员、警察要学一点急救知识。我也是多年来在倡导这个事情,我们中国国家地震灾害救援队的这些同事还是做得不错的。

所以通过这次灾害对我们也是一种教训、经验,将来我们在某些方面就可以有所改进、提高,使我们的技术能够往前发展。我们的急救理念还是要提高,有些急救装备要有所提高,有些很大的比如像抢救心跳停止的这些机器,我是积极倡导的,其实就是一键式的,普通公众一学就可以会的,所以我们院外的理念要改变,院外的科学技术要发展,我们院外的急救装备要更新,院外的急救运行要有新的机制。

我们要健全我们的急救医院、急救体制、急救机制、急救法制,“一案三制”工作正在逐步建立,所以这次汶川地震我们在抢救上有些问题也是要注意到的。
面对自然灾害,我们应该如何自救?

主持人:李教授的经验非常丰富,您曾经参加过唐山大地震的抢救工作,也参加过印尼海啸的评估。我们人类是无法预知将来的灾难的。那想请您谈谈如果海啸来临或者其他的一些除地震之外的自然灾害来临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自救、互救,有什么需要注意的?您可以和我们大家分享一下吗?

李宗浩:无论是地震也好、海啸也好,海啸就是地震引起的海啸或者其他灾害也好,首先有明确的一点就是——灾害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减轻。所以我们要直面灾害,怎么直面灾害呢?就是尽量在平常要做好防灾减灾工作,要加强安全教育。我觉得这方面这几年来从我们国家、从各个有关部门、社会层面上都在注意的工作。联合国把20世纪最后的十年定为国际减灾的十年,尽管20世纪过了,21世纪还是不太平的。

第二就是在政府、有关部门、社团以及每个单位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这方面现在做得也不错,甚至重大的活动人数很多的时候都要做应急预案。

第三,对公众自己而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自救、互救的技能,我就不展开讲了,像心肺复苏、发生灾害如何搬运的原则等等要学会,这样就可以自救互救,大家都学会了这就会开展得很好。

这些层面从国家、媒体、教育培训等方面来讲很多方面都要做好,这是一个社会的大工程、综合的工程,要学社会都动员起来,因为面对灾害不是哪个人群,可以说是整个人群都会面对的灾害。尤其比如小孩,小孩相对生理没有发育完善,他的心理也不是很健全,那么对小孩发生灾害的时候更要保护他,尽量让他避免刺激,给他提供更好一点的条件。

还有一个就是整个国民的心理素质。这次我在印尼海啸做评估的时候特别有体会,很多人事件发生后第一天没有什么感觉,第二、三甚至第五天心理承受不了了,自己亲朋好友死了或者怎么样了,这就是整个社会对待大灾害的情况下自己要树立坚强的信心,要互相安慰和鼓励,这是非常重要的。

特别是地震后期还存在传染病的问题,因为有些公共设施都破坏了,粪便、饮水、垃圾等等很容易造成传染病的流行,在这方面的公共卫生也要注意。

所以应该说是地震的伤害综合性地表述了现代灾害的方方面面,砸伤、烧伤等等。

主持人:因为地震会引发其他的灾害?

李宗浩:对,国家把灾害分四类: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这是会相互引发的,比如地震是一个外伤,是一个创伤,但是到地震后期很可能就是传染病流行,因为公共卫生不好了,那么传染病就流行了;反过来如果有些坏人再造谣引起心理上的动荡,甚至出现社会动荡等等灾害就会更严重。

所以我们事先想到这些事情那在处理上就会相对好一些,所以政府及时发布信息,不要相信谣言,要相信政府发布的信息,按照政府的要求去做,这些都是每个公民应该在一个大的灾害面前所应该保持的基本态度。

网友“1428”:李教授,不知道您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我觉得这两年我们国家,包括全世界的灾害越来越多了,您怎么看待这样的现象呢?作为一位救灾方面的专家,您如何看待生命?您如何看待在灾害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救灾防灾的重要性?

李宗浩:灾害看起来是越来越多,这是有种种原因的,刚才我也讲了,灾害是不可避免的,但虽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把灾害对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的危害减少到、降低到最小的程度这是可以做到的,而且也是必须做到的,我们应该做也做得到的。

这首先就要减灾防灾,联合国不是把20世纪最后十年作为减灾防灾年嘛,政府也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也有各种各样的应急预案,我觉得做得很好,我也参与了这个议案的制定,我也做了一点工作。

作为职业医生我觉得我是直面人生,直面灾害的,我觉得我们应该想办法尽量减少它,所以叫居安思危也好,有备无患也好,有备虽然不太可能,但无患,至少是小患。人类的文明史同时也是人类的灾难史,所以也不必太担心。但我们应该积极地、事先做好预防,事先考虑好一些问题。

比如我们过去标语、口号很多,但是现在标志很多,我曾经提出过“不要标语,要标志”,比如这条标志说这条路是逃生的应该怎么走这不就很好吗?公共场所开会的时候在一个大的礼堂有太平门,有几个地方,万一发生什么事要怎么怎么走,现在到旅馆里面住到房间里面他有一个安全需知,有各种各样的图告诉你怎么走。这都是社会的进步,我们今后一定更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总体来讲,我觉得通过这次事件我们要大大地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网友“许三多”:现在我们在媒体上会了解到很多明星会发生猝死的现象,您怎么看待越来越多的明星和公众人物猝死或者过劳死的现象?

李宗浩:猝死95%都是心脏性猝死,心脏性猝死有不少是有冠心病历史的,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猝死是他的冠心病的第一次表现也是最后一次表现,只有这一次就死了,像马季也好、侯耀文也好,这些人的调研我也做过一些,不仅是中国,全世界都是如此,他往往是情绪比较激动,对猝死的抢救现在有叫心肺复苏AED。现在旅游团的老年人越来越多,老年人发生猝死难以避免,所以我们要加强心肺复苏的教育,AED的教育,虽然已经有了一些这样的教育,但是比例不高,不够规范。这也是我们以后要做的事情,要提高普及度。

我也在做这方面的事情,我是一个急救医生,心肺复苏的创始人、AED的发明人和我也都是很好的朋友,我也要把这些理念和先进的知识和技术普及给大众。一个医生看病人当然是很重要的一面,但是我觉得他把自己的业余时间尽量用在对公众的普及和教育上比面对面看病人的效果应该更大一些。

所以我还依然在做一些努力,当然,努力的结果多多少少还有一点成效,虽然我自己还不是很满意。

网友“DKNY”:李教授,您平时使用互联网吗?您怎么看待现在的医疗包括救护和互联网的关系?

李宗浩:实事求是地讲我实在没有时间,互联网看得也不太多,但是互联网是一个很好的传播渠道,我曾经说过一句话(不知道对还是不对),急救知识应该从医生手中解放出来。

主持人:我知道现在有一种视频会诊的方式,就是世界各个国家的医生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共同诊治一个患者,通过这样的先进的技术手段。

李宗浩:这当然是很好的技术手段同时也是很好的途径,我觉得知识是没有国界的,人类的文明在共享,有先进的东西我们为什么不好好利用它呢?所以这些东西我是很赞成的。

我现在感觉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对我们国家来讲对安全文化,或者叫预防文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传统上更多的还是注意看病,医生对更多的公共卫生不是特别重视,比如解放初期北京市卫生局还不叫北京市卫生局,叫北京市公共卫生局,我觉得这个很好。像今天新华网也好,有关媒体也好,传播医药卫生知识、紧急救援抢救的知识是一种社会责任,它绝对不仅仅是医务界本身的责任。

所以我有一个观点就是急救知识、急救技术、急救理念应该走出医院的大门,走出科学殿堂,应该走到社会,走进社区,走到家庭,这就是一个现代的理念。

所以通过这次的汶川地震,有些情况我可能现在还不是特别清楚,包括中国国家地震灾害救援队的我的同事们到现场进行抢救,临走前我们也都在交换意见,就是说把最先进的、最现代的知识和技术能够用来为灾民服务,同时,我们通过这次事件还要做更多的普及工作。

主持人:好,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和李教授的交流就要告一段落,非常感谢李教授抽出时间和广大网友交流在地震方面自救和互救的知识,也感谢广大网友对我们今天话题的关注,我们下次节目再见。

李宗浩: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