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优秀单位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优秀单位

新闻资讯

环球360管理网代理

建院十周年特稿——十年风雨铸辉煌 新航程上帆正满

资料来源: 新闻信息中心稿件     作者:马 琪    发布日期:2011-04-15 访问:
写在学院成立十周年之际
图为校园一角。
写在学院成立十周年之际
图为学生在数控加工实训中心实训。
建院十周年特稿
十年风雨铸辉煌 新航程上帆正满
——写在学院成立十周年之际
马 琪
公元2001年4月16日,是一个在环球360管理网代理学院发展史上值得永远铭记的日子。这一天,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办学等级优良、被誉为“四川职教战线一面旗帜”的原攀钢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攀钢冶金工业学校、攀钢职工大学、攀钢技工学校)的基础上,环球360管理网代理正式挂牌成立,成为了四川省首批8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也成为了迄今为止身处川西南、滇西北的攀枝花300公里区域内唯一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校从中职教育跃上了高职教育平台。
岁月如歌,十年风雨兼程、十年奋力拼搏。学院在教学科研、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试验设施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硕果累累;在机制体制创新、办学模式探索、人才培养、职业技能培训、招生就业等方面成绩斐然。学院学生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上屡创佳绩。
历经“十五”、“十一五”在摸索中前进、在探索中发展,学院相继获得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 、“全国冶金高等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钢铁行业职工教育培训先进单位”;“四川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四川省文明单位”、“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攀钢集团有限公司四好领导班子”、 “攀钢集团有限公司先进集体”、“攀钢集团有限公司表扬集体”等荣誉;以及“国家财政支持建设的区域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四川省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室评估合格学校”、“ 四川省劳务培训基地”、“四川省再就业培训基地”、“ 攀枝花市省级机修钳工、维修电工、车工三大专业工种技师、高级技师鉴定考点学校”“攀枝花市重点支持的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攀钢特种作业培训基地”等称号,见证了学院一步一个脚印奋勇攀登的历程。一所初具规模富有特色的现代化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攀钢现代化的人力资源基地在美丽的金沙江畔、在火红的攀枝花下傲然屹立!成为了攀枝花市、攀钢集团有限公司一张亮丽的名片!
十年来,学院始终坚持依托攀钢、攀枝花市资源开发,扭住钒钛钢铁产业链打造特色专业,形成了以国家级、省级教改试点专业和省级精品课程为支撑的专业群和课程体系。专业特色愈加鲜明,全国独有。学院现有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精品建设专业1个,省级精品课程11门,省级教学改革成果奖3项,都是依托于钢铁冶金、钒钛开发加工产业链上的“珍珠宝贝”。
依照“对接岗位,对接市场,优化结构,培育特色”的原则,学院着力打造建设冶金技术(钒钛开发)、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2个专业,建设机电一体化技术、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金属压力加工)2个骨干专业。把4个专业建设成为产学结合紧密,人才培养质量高的品牌特色专业,从而带动28个相关专业集群共同发展,提高学院整体办学水平,引领省内同类专业共进荣。
十年来,学院始终坚持“立足攀钢、依靠攀钢、服务攀钢、面向社会”的办学定位和“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教育与科研并重、技能培养与素质教育并重。”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奉献、超越、发展”的办学理念,探索出了一条“校企一体、校企深度融合”的办学模式,形成了“基于校企一体的‘工学组织与企业实际相结合,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相结合,校内实训与企业顶岗相结合’的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兼职教师聘请、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学生定岗实习、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等方面体现出了企业举办高职学院的优势。尤其是学院在攀钢的领导下,在全国开先河地将ISO9000 国际质量标准引入学院,建立学院质量管理体系,推进了学院管理的创新,确保了人才培养规程的合理,质量稳定可靠。在校企结合办学体制的探索上走在了全国同类高职院校的前列,成为了企业举办高职院校的典范。
十年来,学院始终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强化教师实践锻炼,着力打造一支素质一流、敬业乐教的教师队伍,师资队伍正在向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水平较高、具备“双师”素质的方向不断发展。目前,学院366名专任教师中,有硕、博士学历教师124人,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173人,“双师”素质教师87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冶金行业教学名师2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6人,攀钢专家2人,攀钢技术拔尖人才8人,校级专业带头人12人。
十年来,学院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牢牢把握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健全学生人格这一根本,强化育人工作,全面推进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在学院以人文艺术素质教育为特色,实施职业素质教育与人文艺术素质教育相贯通的素质教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构建综合素质教育体系,使学院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示范。学生社团活动、第二课堂十分活跃,有近千名成员的学生业余艺术团。200余人学生艺术团管乐队曾应四川省人民政府邀请参加“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演奏、学生艺术团在全国大学生艺术节四川赛区比赛中荣获二等奖、学生田径代表队在07年四川省高职高专田径运动会上获得团体总分第二名、在攀枝花市运动会开幕式和2010年的四川省第十三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上的大型团体操表演获得极大成功。
十年来,学院抓住高职教育“职”的特征,始终坚持加强校内实训、试验设施建设,服务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动手能力训练。在攀钢、省市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加大投入,大力建设,建成了与攀钢等企业使用设备同型的校内实训、实验中心62个,其中,“电工电子及电气自动化实训中心”是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的共享型区域职业实训基地。截止2010年,学院实训、实验设备设施总值超过7000万元,生均突破8700元,大大超过教育部规定的生均3000元的标准,成为了四川省高校中通过“高校基础课实验室评估”的3所高校之一,在四川省同类院校中实训实验条件名列前茅。同时,学院还努力探索完善校企、校校、校所、校中厂、厂中校五大模式,共建共享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87个。
十年来,学院始终围绕“校企文化渗透融合 共育高技能人才”, 自觉实践校企一体、校企文化融合渗透,自觉接受企业规范与约束,着力打造富有学院和企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了富有学院和企业特色的办学宗旨、学院精神、办学理念、办学指导思想、校训、办学定位等办学文化理念;建立了既符合高职院校要求,又具有企业特色的制度文化和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的行为文化;形成了具有企业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突出了学院“职”的特点;形成了具有鲜明钢铁钒钛特色的学院专业文化;同时,还形成了学院既重视专业技能培养,又注重人文素养培养 ,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文化。学院校园文化张力日益突显。
十年来,学院在校学生由不足3000人到突破8000人,生源结构不断改善、质量日益提高,近5年来,报考学院的省内外考生日益增多,学院每年录取新生均为第一志愿录满;2011年学院成为了四川省11所单独自主招生高职院校之一。
十年来,学院共培养各类学生26000多名,毕业生整体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学院已成为全国大中型钒钛钢铁企业高技能人才的首选学校之一,企业广泛赞誉: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学院毕业生遍布于攀钢、钢城集团、宝钢、宁波宝新、中韩合资张家港浦项制铁等全国200余家大型企业,在中小企业就业更是数不胜数。学院毕业生成为了就业市场的抢手货。
十年来,学院始终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坚持面向企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面向企业开展的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由每年不足5000人次到每年突破20000人次,十年累计为攀钢、攀枝花市企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开展农民工转移就业培训130000余人次。建立起了多层次、多类别、针对性强、行业特点突出的培训项目体系和完善的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学院服务攀钢发展,助推攀枝花市建设中国钒钛之都和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能力日渐增强;学院攀钢现代化人力资源开发基地和攀枝花市高技能人才基地的功能日益凸显。
十年来,学院始终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服务企业、反哺社会,积极开展面向企业和社会实际需要的应用技术开发与服务,为企业和社会提供科技服务项目达40项以上,为企业生产经营作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学院累计完成科研课题120多项,其中省部级课题11项。编写并出版教材、专著148部;完成教学建设项目50多项;在建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9项。学院十年累计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1000余篇,承担省委党校招标课题和优秀课题12项;学院主研课题《四川省及成都市人力资源开发与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战略研究》获四川省哲学社科成果二等奖、主研的《中国特色的法人治理结构下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研究》等课题荣获年度中央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
十年砥砺、十年积淀,厚积而薄发,2010年学院从全省49所、全国1200余所高职高专院校中脱颖而出,相继成为了四川省首批4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和全国100所国家级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拥有优良传统的学院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结束之际终于又立潮头,学院跃上了更加广阔的发展舞台。
院长、党委书记许志军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往日的辉煌已成历史,站在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起点,在“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将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下,紧紧抓住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这一职业教育的发展机遇期,紧紧抓住攀枝花市建设四川省特大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这一历史机遇,紧紧扭住建设省级示范和国家骨干高职这一中心一如既往努力拼搏,一以贯之不断攀登,努力在新起点上创造学院新的辉煌,实现学院办学水平的新飞跃!
学院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高职教育办学方针,遵循高职教育办学规律,坚持“奉献、超越、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依托政府企业办学为支点、以助推区域发展为基点、以服务钒钛钢铁产业为重点,努力把学院建成企业成功举办高职教育的典范,服务钒钛钢铁产业,助推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带动川滇交界地区职业教育进步,引领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骨干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将努力突破办学体制机制瓶颈,主动服务,感动政府、撬动政策、携手企业和研究院所,探索建立以“校政企所”合作办学理事会为纽带、以各方互动共赢为触点,以领导和管理能力及人才培养保障体系为支撑,“校政企所”联动的多元紧密合作办学新的体制机制,完善“校企所一体,校政合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模式。努力使学院成为办学体制机制改革的尖兵,成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推动者,成为川滇交界区域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主阵地,成为区域内民生发展、就业通畅、民族稳定、经济繁荣和职教发展的助推者与领航者。
“回望新世纪第一个十年,我们感慨万千!有奋斗的艰辛、有辛勤的汗水、更有成功的喜悦,我们无怨无悔。展望下一个十年,我们豪情满怀!有清晰的目标,有弄潮的激扬,更有可期的愿景,我们充满期待。十年风雨铸辉煌,新航程上帆正满。我们必将在更广阔的舞台上谱写更加华美的乐章,必将在服务攀钢二次创业、助推攀枝花科学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上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我们的目标必将实现,我们的目标定能实现,学院明天一定会更美好!”党委书记、院长许志军博士如是说。